核心观点:只有不断加大力度,使“房住不炒”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,切实走出一条“去房地产”的创新发展之路,人民群众才能摆脱房价上涨造成的心理焦虑,真正形成对美好生活的预期,产生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“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”定位,引起全场长时间热烈掌声。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需求是衣食住行,其中住的载体就是住房,其本质是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栖息地,是人们生产生活生存的必需品。安得广厦千万间,居住功能是住房的本质属性。严格意义上说,住房是社会准公共物品,同教育医疗卫生一样,属于涉及财政收入公平分配、减少消除贫困、缩小贫富差距、实现社会公正等人类社会治理与群众美好生活的基本命题。
当下全球疫情蔓延,金融市场跌宕起伏,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主要经济体无底线集体“放水”,无疑引发人们对资产价格“注水”的担忧,担心房价新一轮大涨,担心物价大幅上扬,担心收入出现问题。数据显示,4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微涨,也出现“房抵贷”等借资炒房“杂音”。央行及相关地方快速彻查有关情况,监管机构严查违规资金入市,再次表明了管理层落实“房住不炒”的决心。
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快速城市化使物质财富大量涌现,其中显著标志之一就是百姓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。以上海为例,早在上世纪80年代,住房紧张连同交通拥挤、环境污染是上海城市病三大顽症。1985年,上海市区180万住户中,按国家部颁标准统计竟有89.98万住房困难户,几乎占市区住户一半,位居全国之首。其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平方米的拥挤户有21.6万户,居住不方便户有24.3万户,人均居住不到2平方米特困户有16660户。“鸽子笼”在飘摇,“鸽子笼”里的居民饱尝着酸苦艰辛滋味。
浦东开发开放一声春雷唤醒了黄浦江两岸,大规模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神奇地改变了上海的城市面貌,住房紧张这一城市顽疾也快速得以诊治疏解。据权威调查数据,目前上海市常住居民家庭户均居住建筑面积达71.04平方米,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为24.16平方米。不少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,享受着舒适居住带来的身心愉悦和幸福生活。
然而,事物总是有两面性。现在面临的问题是,在艰难跋涉走出居无定所、空间狭小、环境恶劣的住房困境过程中,市场化供给的商品房发展模式使住房成为不断涨价的昂贵商品,同时被人们当做一般等价物进行交换。这种市场化导向,使得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将住房视作个体、家庭、族群投资利得致富的工具,五花八门的“房产顾问”“炒房团”“房姐”“房叔”“房爷”等应运而生,造成房地产市场一片乱象;而普通百姓用“六个钱包买房”,透资未来几十年,导致围绕“房子”产生了一系列社会新矛盾。
房地产乱象的负面效应日益显露,其中有一点值得特别警惕,就是人们财富价值观的偏差迷失:到底凭什么致富?怎样的获得感才能在心灵深处品味到真实的幸福?在一些人看来,千辛万苦不如一个“拆”字,勤劳一辈子不如买一套房子,爱情至上敌不过房产诱惑。说到底,资本利得大大高于劳动利得,导致一部分人靠炒房赚钱、拆迁补偿成为新食利阶层,对全社会劳动价值观带来严重损害。令人可期的是,面对房价“缓升-攀升-飙升”这个折腾中国人的最大社会热点困局,上下同焦虑、齐忧愁、共思考,正逐渐达成共识:资产泡沫非强国之策,土地财政难以持续,高昂的房价导致各类综合性成本上扬,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创新发展竞争力的瓶颈,房地产市场亟待规范以获得健康发展。
城市是人民的城市,人民城市为人民。近日发布的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》,继续坚持“房住不炒”定位,并提出“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”,保持了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、一致性和稳定性。只有不断加大力度,使“房住不炒”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,切实走出一条“去房地产”的创新发展之路,人民群众才能摆脱房价上涨造成的心理焦虑,真正形成对美好生活的预期,产生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。(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、原副院长 何建华)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