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市非遗保护工作成绩斐然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、省级非遗项目54项

曲靖日报-掌上曲靖 2023-07-04 15:44:19


(相关资料图)


师宗县彝族“绑神猴”习俗。吴茶洪摄


曲靖市文化馆开展“非遗进校园”活动。吴茶洪摄

本报讯(记者吴茶洪)自2002年曲靖市开展大规模的非遗项目摸底工作以来,非遗保护工作也已经进行了20余年。20余年来,曲靖市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,扎实做好普查、挖掘、整理、申报、保护系列工作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目前,全市已建立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、县(市、区)级四级保护名录体系。全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、省级非遗项目54项、市级非遗项目179项、县(市、区)级非遗项目286项,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、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9人、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83人、县(市、区)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12人,罗平腊者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和富源下笔冲水族传统文化保护区2个省级传统文化保护区,富源法土村传统文化保护区和师宗狗街水寨村壮族传统文化保护区2个市级传统文化保护区。

曲靖市非遗项目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类别包括民间文学、传统音乐、传统舞蹈、传统戏剧、传统曲艺、传统体育、传统美术、传统技艺、传统医药、民俗等。其中,有闻名遐迩的会泽斑铜制作、宣威火腿制作和独具特色的猫耳斗(铜烟锅)制作、毛毡制作等传统技艺,有隆重又热闹的会泽县“耍水龙”、陆良县正月十六闹元宵等传统习俗,有引人入胜的马龙区《诸葛亮会盟关索岭》《红军在马龙的故事》等民间文学,有婉转动听的洞经音乐、芦笙乐等传统音乐,有堪称中国文字演变的“活化石”的爨体等传统书法。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曲靖鲜活的文化财富。

如今的非遗,已经走出“深闺”被更多人认识。曲靖市文化馆每年组织开展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宣传展演展示系列活动,集中展示曲靖市丰富多彩的非遗保护成果,积极营造了良好的非遗保护社会氛围;“非遗进校园”活动中的“童画非遗”“童书非遗”“童习非遗”等项目深受师生、家长欢迎和好评。2022年,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编印发行的《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》和《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》,让更多人了解到曲靖灿烂的非遗文化。

非遗工坊架起了非遗与大众、非遗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重要桥梁。目前,全市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所建的非遗工坊和电商平台各有40余个,为加强非遗保护、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

关键词: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
最新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