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子裸辞回家当“全职女儿”引争议

武汉晚报 2023-05-18 14:08:16

原标题:爸妈每月给4000元 不够了还可以再要(引题)

女子裸辞回家当“全职女儿”引争议(主题)


【资料图】

每个周末念安(化名)都会带着孩子去妈妈家做晚餐,她负责打下手,父亲变着花样做拿手菜,看着母女两人狼吞虎咽,父亲会倒上一盅白酒,半眯着眼睛享受这天伦之乐,妈妈再聊聊过往的事情。

“这是一份充满爱的自由职业。”在40岁的念安看来,她现在的状态属于“眼前没有好机会,所以停下来看风景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个过程中,成为“全职女儿”的她不需要承担来自生活的压力——爸妈每个月给她4000元,不够了还可以再要。

【事件】

裸辞回家当“全职女儿”

成为“全职女儿”之前,念安在一家报社工作了15年。但在2022年岗位调整的时候,她被调去了新的部门:工作繁琐、内容冗杂、专业性强、压力大,24小时待机值班。

尝试做了半年多,念安觉得自己不太能够胜任,“别人都在休假或轮番值班,我却需要每天工作,有一次甚至崩溃大哭。”加上在同一个单位长久工作下衍生的懈怠感,她萌生了辞职的想法。

40岁,从工作了十几年的单位离开,需要很大的勇气。从作出决定开始,念安每天都处于焦虑的状态中:不断做决定,再否定自己,继而重复这个过程,心力交瘁。

父母心疼不已,主动提出:“要不就离职吧,我们养你。如果有更合适的工作,你再去上班,不想上班,就在家陪我们。”

在北方小镇退休的父母,退休月薪加在一起近万元,听起来虽然不多,但很多年轻人月薪都没过万,甚至有些双职工家庭月薪才勉强过万。

在家人的一致同意下,念安辞去工作,正式成为一名“全职女儿”:父母每月给她开4000元的工资,要求早上陪跳舞1个小时,上午陪买菜,偶尔陪逛街,负责处理家里所有跟电子相关的东西,以及晚上和父亲一起做晚餐。

除此之外,每个月为家庭安排1—2次旅游,并兼职司机岗位,剩余的时间则由她自己进行支配。

更多是陪伴和精神慰藉

听起来满满当当,但事实上相对于大多数全职儿女充当“被规定工作内容的保姆角色”来说,念安的工作内容更多是陪伴和精神慰藉,她的父母身体健康,有着自己的日常爱好,并不需要她进行照顾,甚至会反过来照顾她,“妈妈会邀请我和她一起跳舞,邀请我共进晚餐,有时出去买很多菜和水果,还要特意跑到我家给我送过来”。

而念安要做的,无非是去妈妈家晚餐时带一点小礼物。她负责打下手,父亲则变着花样做拿手菜,看着母女两人狼吞虎咽,父亲会倒上一盅白酒,半眯着眼睛享受这天伦之乐,妈妈再聊聊过往的事情,兴之所至时,可以聊上二三个小时。

刚从职场退下来的时候,念安还有些不适应,她总想再抓住些什么,于是主动去做副业,“最大程度的心理压力来自想做副业多赚点钱”,但跟父母待在一起的时候就会非常轻松,她会放下手头的事,刻意去融入全职女儿的职业中。

父母任劳任怨沉浸于爱她的感受,给了念安一种安全感:就算失去工作,也能舒舒服服、没有任何压力做她想做的事。

在念安看来,做全职儿女需要足够的经济底气。工作的15年,她和父母买了房子买了车,还有了一定存款,家庭氛围越来越好,和家中积蓄越来越多也有关系,没有生存的压力,父母又都有稳定的退休金。“如果不是因为有这样的基本保障,我也不敢随意辞职。”

【解读】

“全职儿女”是新型“啃老”?

有人说,“全职儿女”是这届年轻人在上一种很新的班。“论全职儿女如何不被赶出家门”“全职女儿的职责”,他们表示这是变相的打工。通过“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”“用互联网技能解决父母的烦恼”“顺从父母一切行程安排”等,为父母提供诸如此类的劳动和情绪价值来换取所需。

同时,“全职儿女”也得到一些家长的认同,“爸妈说考不上回家做全职女儿”“在家做全职女儿的日子——来自爸爸的保护”,对于这部分年轻人来说,在面对学历内卷、求职受阻的情况下,这无疑是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避风港。

表面上看“全职儿女”似乎脱离了内卷大环境,但在这些年轻人中也不乏存在“躺平”的焦虑感。甚至有网友表示“全职儿女”换汤不换药,说白了就是“啃老”的清新脱俗式说法。

“网络上说,全职儿女就是好听的啃老。”念安对此非常不认同,认为更应该思考大环境的问题,而不是将原因全部归咎于个人,“全职儿女也有自己的劳动付出,大部分只是累了,想要静静。后面还是会再回职场的,没必要把人逼那么紧”。

对于未来,她认为自己大概率不会再进入职场,而是在旅居和全职儿女两种形式之间反复穿插。

但在“全职儿女”逐渐普及化的当下,它的出现也更多是在网络平台,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“全职儿女”与“啃老”之间并没有过于明显的分界线,“全职儿女”们也无法做到对每一份质疑都慢慢解释,就像念安所言:“我会说我是自己创业。”

念安的社交生活中,没有人会问及太多的隐私,她也不会主动谈起,只有很好的朋友日常中会聊到很多,也都支持和赞同拥有自己的活法,但她也明白像她这样的全职女儿还是少数,“大多数的人还是会选择在社会里成长、历练,毕竟人是社会性动物,需要共同成长”。

但她仍旧认为不排除这是个新兴产业,就像全职妈妈、全职保姆差不多,有人提供钱,有人提供服务,有人愿意做,也有人不愿意做,只是一种工作方式而已,和其他的工作没什么区别。

【分析】

“啃老了,但也没完全啃”

“全职妈妈”“全职爸爸”逐渐被更多人接受后,近期年轻人身边又开始流行一种新的职业——“全职儿女”。网络上对“全职儿女”的解释是,一种新型的脱产生活方式:年轻人脱产寄居父母生活。

他们一般有着较高的学历和清晰的职业规划,但受限于近几年渐趋激烈的竞争环境,选择暂时在家作为过渡,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,同时保持学习,尝试找到职业目标,考公考研上岸。

“啃老了,但也没完全啃。”但更多的“全职儿女”还是对“啃老”这个词存在抗拒,他们更认同将自己定义为打工人——自己付出劳动获得报酬的工作模式是等价交换。念安认为父母面对这两者的心理状态也是不一样的,“这有很大区别”。

在豆瓣小组“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”,近4000名网友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日常,他们有的像念安一样,认为在全职陪伴父母的过程中疗愈自己,也有人表示“家里没钱怎么当全职孩子?”,还有人对成为全职儿女这件事感到期待和困惑。

他们更多的相同点在于,成为“全职儿女”的过程中,享受着父母提供的安稳生活,也面临着双重的焦虑:既有啃老的情感和经济压力,又有不知何时上岸的心理压力,只能在其中寻找微妙的平衡。

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曾对此做出解读,他认为“全职儿女”的关键在于每个人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同,自身的发展追求也不同,是一种个体的选择。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今后可能会有更多年轻人在权衡自己的工作、生活与家庭的需要之后,选择做“全职儿女”。

“这也是当代年轻人工作与生活方式多元化的一种体现,无需用所谓的主流成才观对此抱以偏见,更不能歧视。”

综合正观新闻、《大众日报》、《齐鲁晚报》、《北京晚报》报道

关键词: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
最新推荐